從萊昂納多代言的Find一代開始,我們眼見著OPPO Find系列手機越來越薄,到去年的Find 5開始,OPPO在嘗試將大屏、電池、薄這三種元素融合達到一個相對的平衡。今天發佈的Find 7是這些列的最新產品,在發佈會現場體驗過之後,新浪手機為您講述Find 7標準版的使用體驗。
Find 7 標準版
現在手機都講究輕薄,但若僅說厚度,Find 7那9.2毫米的機身會被新近那些6毫米的手機打得滿地找牙,此時,OPPO的設計立功了,一個弧形側面讓人將的視覺都集中在了那個6毫米左右的邊框上。忽略了9.2這個數位。
Fin7機身正面
發佈會上OPPO講述的第一個亮點是Find 7的「下巴」,它保留了Find 5的基本輪廓,但更精緻。Find 7無論黑白機身,前面玻璃都是黑色,這也成就了OPPO所謂的「息屏美學」。在息屏之後,螢幕與機身融為一體,一個若隱若現的弧形下巴倒讓上下邊框顯得很窄,螢幕很大。這還有個呼吸燈,有通知的時候更美。
儘管細微之處見亮點,但相對上一代,Find 7的外觀只是對上一代的小幅改進,如果已經用過Find 5,再看Find 7會覺得外觀突破不多,缺少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Find的下一個亮點是那塊螢幕,發佈會上說這是目前圖元密度最高的手機螢幕,這話確實不假。在vivo Xplay 3S發佈的時候,2K螢幕只有6英寸大的一種規格,現在,6英寸降到5.5寸,尺寸縮小,圖元密度變高,PPI達到了568。比去年年初時候HTC One那塊4.7寸1080P螢幕(469PPI)提升了100左右,現場視覺效果來看確實華麗,而且顏色還原較準確。只是人眼的闕值已經臨近,從以前的480X800到iPhone 4的Retina螢幕是一個驚豔的跨度,但720P到1080P,再到今天的2K螢幕,這個跨度越來越小、OPPO做的很好,只是我們的眼睛已經漸漸麻木而已。
75毫米的機身寬度單手可控
5.5寸螢幕的另一個好處是讓機身寬度得到控制,75毫米的寬度加背後的紋路處理軟讓人單手足以抓住它而沒有很滑的感覺,但單手操作依然有難度。很多操作仍需要雙手齊上。
Find 7分為兩個版本:採用2K屏的標準版和1080P螢幕的輕裝版,兩者在整體設計以及機身尺寸上都一致。當兩台白色的輕裝版和標準版放在你眼前的時候,不打開螢幕,基本看不出區別;但黑色的差別會更大,標準版黑色是碳纖維織物,類似凱夫拉纖維,輕裝版則只是油漆塗層。
標準版黑色背部採用碳纖維織物
說到材質,我們要提一下,Find 7的機身外表是塑膠和玻璃組成,在內部有金屬骨架以保持強度,外面看不見金屬。但不用太糾結,除非喜歡冷冰冰的手感。
與Find 5不同,Find 7是可更換電池的設計,它採用了一種類似魅族MX3的開後蓋方式:側面有個金屬點,用卡針捅一下可以摳開後蓋,原理跟魅族相似,但開後蓋比魅族輕鬆的多,熟練之後用指甲也能摳開。
通過側面的原點可開啟後蓋,類似魅族MX3
後蓋上有NFC天線
Find 7相比其他手機最特殊的地方大概就是充電系統,根據發佈會上的說明,OPPO號稱這套名為「VOOC閃充」的技術可以讓使用者在30分鐘內將3000毫安培時電池的OPPO Find 7的電量從0充到75%,充電5分鐘就可以讓Find 7保持通話2個小時,30分鐘可充電75%(3000mAh電池)。它包括一個7針的MicroUSB口(常規是5針),一些專門負責充電的晶片,以及8個針腳的電池。之所以這麼做,無非是為了速度,在螢幕和處理器越來越費電、電池技術發展幾乎停滯的時候,OPPO用「充電加速」的辦法解決電力的問題。
7針介面説明實現閃充
在享受VOOC閃充的時候,你也不應該忽略用它的一些注意事項:這是一套系統,意味著無論缺少其中哪一個部分都不能實現快充的目的。
首先VOOC閃充的7針充電器是專屬的,用常規5針MicroUSB雖然也可以充電和傳輸資料,但充電速度沒那麼快。這套系統也就失去了意義。
8個金屬觸電的電池不同以往
另外,一旦專用的充電器丟失,恐怕暫時只有OPPO這有賣。
VOOC閃充專用充電器
上一頁12下一頁
本文導航
- 硬體亮點:2K螢幕、充電
- 拍照:看1300萬如何變身5000萬
文章來自網絡,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繫站長刪除,更多iphone遊戲,請關注iphone台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