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賽車3攻略評測:最逼真的駕駛體驗

《真實賽車3》(Real Racing 3)是一款由EA發布的競速大作。其強悍的畫面令人驚艷無比,而操控方面的表現使其在玩家心目中的地位更是難以動搖。現在《真實賽車3》轟鳴而至,讓你再一次體驗速度與激情。遊戲有著比以往更多的賽事,諸如比賽杯賽、耐力賽、短程加速賽等等。

在車輛模型的製作方面,真實賽車3更​​為細膩,通過車輛的輪轂體現的非常明顯,輪轂有了很明顯的金屬質感,同時輪轂的立體感也相比2代更棒,而車輛的反光也是表現得相當出色,不光是有了車漆的效果,同時還讓車輛的輪廓更為真實。在賽車遊戲中,車輛難免會產生碰撞,在真實賽車2中,我們看到碰撞後的結果只有反光鏡和保險槓會掉,其他部分則相當結實,不會出現任何問題,而在真實賽車3中,這種碰撞後的變形則表現得更加真實。

最後一個要提的便是賽道表現,真實賽車2中的賽道各種多邊形看起來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路肩能夠明顯看出瑕疵,這個問題也在真實賽車3中解決了,賽道看起來更加精緻。遊戲的畫面表現提升了一個檔次,除了對於機器配置的要求提高了不少外,同屏幕允許出現的車輛也多了不少,你駕駛起來也會更有激情。與二代遊戲一樣,在遊戲初期系統會幫你打開轉向輔助、制動輔助以及牽引力輔助讓你從容駕駛,不會因為駕駛技術不行或者對於賽道不了解而衝出賽道,不過也因此少了不少駕駛樂趣。等你對車輛了解了,對賽道了解了以後,你可以關閉這些輔助,來獲得純粹的駕駛樂趣。

操控方面本作沒有太多的變動,依舊是依靠重力感應來控制車輛方向,點擊屏幕進行剎車,油門是自動的,這個可以在設置中進行調整,相比真實賽車2,那種剎車綿軟無力,需要提前老遠就按住剎車以獲得更好制動力的問題不存在了,真實賽車3一切都是朝著更真實去靠攏。同時在遊戲中你也可以修改輔助功能來完成賽事,無論是新手老手都非常容易適應,在這一點上真實賽車3做得確實不錯。而在真實賽車2中,輔助功能的修改則需要退出遊戲,在設置中完成。同時遊戲中,筆者還是建議大家盡量去關閉輔助以獲得更為真實的駕駛體驗,雖然這樣會讓操控的難度大幅度提升,但在熟練掌握技巧之後,你能夠獲得更快的通過速度,而一直依賴輔助系統的話,可能會在遊戲前期很容易上手,但後期卻無法超越對手。碰到不熟悉的賽道,可以適當開啟輔助剎車,只要電腦幫玩家踩一腳剎車,就人工剎車踩死,這樣通過彎道才不至於甩出,同時也可以獲得不錯的過彎速度。

遊戲的界面改變對於換代遊戲來說是必然的,真實賽車3的界面製作得想一個賽車雜誌,非常漂亮,除了參加賽事外,你還可以通過界面來購買車輛,對車輛進行維修保養,注意,我們說過這是一款免費遊戲,那麼內購就會在這裡出現。每次駕駛車輛出去比賽時,你都要小心翼翼的跑完賽道,千萬不要與其他對手發生過多的碰撞,碰撞在真實賽車2中只會影響你的視覺效果,同時過關後車輛就會自動修復,而在真實賽車3中,碰撞會造成車輛損壞,嚴重影響車輛的性能。損壞了怎麼辦?修唄!除了花錢以外,我們還要花功夫等,這裡等的包括修理以及維修保養,同時,修理時間是需要累積的,根據損壞部件的不同,修理時間也不同,跑完一圈,如果車輛需要大修,那麼你就可以把修理日程排好,然後關閉遊戲去喝杯咖啡了,車輛維修的時間不短。與維修一樣,車輛升級與購買也需要耗費很長時間,遊戲中提供了一種貨幣可以迅速完成,這種貨幣除了駕駛員升級以外,只能夠通過內購得到,我勸大家還是等一等的好,否則遊戲對於內購的消耗會非常高。等待修車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退出遊戲,遊戲在車輛修好後,會有推送提示來告訴你可以回到遊戲了,也算是一個比較貼心的設計。不過這樣的內購設定對於越獄玩家來說影響不大,因為小編越獄設備親測內購可以修改,玩家可以大膽的去賽道上比賽了。

除此之外,真實賽車3中並沒有太多內購的限制,總體而言比那些純需要內購去滿足的賽車遊戲要好得多。只不過因為內購的加入會讓你覺得很不痛快。除此之外,遊戲的升級界面也變得人性化了許多。主要提升只包括四部分,引擎、動力、剎車、輪胎,而且四部分的提升也用了非常專業的表示方法,包括了極速、百公里加速時間、百公里剎車距離以及輪胎可以承受的側向加速度值。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遊戲還加入了全新的玩法:“多人異步”遊戲模式。在這個多人異步模式裡,不論你的朋友是否在線,你都能夠隨時挑戰他的比賽記錄,因為在這個模式下好友的賽車軌跡被服務器記錄下來,並會出現在你的賽道上,你將與他的賽車軌跡進行競速。多人異步模式很好地避免了大家不能同時有空的情況,給予玩家更多的自由和挑戰性,也為遊戲增加了更多的樂趣。但是說實話,小編對這樣的設定其實是頗有微詞的,因為這樣的異步方式對賽車碰撞的真實體驗會大打折扣。

最後整體來說,真實賽車3在操控上更加強調真實性與技術性,比較適合有一定駕駛經驗的玩家,當然成就感也會更高。如果你就好這口你們它是你最好的選擇,但若你想得到最好的漂移體驗與速度,請出門左轉下載《極品飛車:最高通緝》。

文章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站長刪除,android訊息,請關注Android台灣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