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40%以上將是可變性智能手機的天下,做出這一結論的正是LG。通過調查研究,LG表示,消費者已經開始厭倦現在設計千篇一律的智能手機,而LG要做的是尋找新的智能手機“DNA”,而今天,我們要評測的LG G FLEX正是LG在尋在智能手機全新DNA之路上的一款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手機。Flex是Flexible的縮寫,顧名思義,這款LG G Flex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柔性手機,它擁有柔性屏幕,曲面電池,可修復後蓋等等創新性設計,接下來,我們就通過評測來看看這款看上去像是“概念產品”的手機吧。
評測背景:說到柔性手機,筆者想先向大傢介紹下柔性手機的發展史,其實早在1974年,美國一傢研究公司就開始對柔性屏幕進行研究,並且研制成功Gyricon電子紙,從而為柔性手機的誕生打開瞭勝利之門,之後包括惠普、索尼、諾基亞、三星、NanoLumens、Plastic Logic、蘋果等很多科技公司都先後對柔性屏幕、柔性電池等進行瞭相關的研究,而在2011年諾基亞大會上,諾基亞也展出瞭世界上第一款柔性手機——BENDY PHONE,算得上是柔性手機的開山鼻祖。而LG G Flex則終於讓柔性手機與消費者見面。
為什麼要做曲面屏幕手機?
拿到LG G Flex,在第一眼被驚艷之後,平靜心緒,筆者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做曲面屏幕手機,相信大傢也和我有相同的疑問,現在的智能手機雖然外形千篇一律,但將手機做成曲面屏在體驗方面真的會有質的提升麼?評測文章的一開始,我們就先為大傢試著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到底為什麼要做曲面屏幕手機?
▲為何要做一款曲面屏幕手機
1.新技術的炫耀,實力的象征:一款“概念機型”的問世,一定是伴隨著新技術的誕生。而在LG G Flex行貨發佈會上,LG高層也直言不諱的講:我們有能力將手機做成曲面,並且讓手機能夠變形,所以我們就做瞭。所以說LG G Flex的誕生有一種炫耀前沿技術的味道。並且在競爭對手三星也推出柔性屏幕手機之後,LG也迅速拿出產品,也說明瞭LG在技術研發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反應速度夠快。
2.極客的玩具:在LG G Flex行貨發佈會上,LG官方宣佈前期將和京東合作在國內范圍內試售10000臺LG G Flex,售價4999元。這個價格對於一款安卓智能機來講並不便宜,但如果你將其視為一款“新奇的玩具”,那4999元的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總而言之,現階段曲面屏幕手機還是一款針對小眾、極客市場的玩具。
▲曲面屏幕視覺示意圖
3.不僅僅是曲面手機,曲面電視也是我們剛剛接觸的新鮮事物。我們從曲面電視的賣點中也許能夠看出為何要做曲面手機。曲面電視有著幾大買點:曲面極易形成品牌的差異化、可以提供更廣的可視角度與寬闊的全景影像效果、減少離軸觀看的失真度,最重要的一點由於曲面電視會拉長與電視觀賞者之間的距離,從而促使消費者對大屏電視的需求。從曲面電視為何受到追捧的原因來看,曲面手機的誕生原因也離不開以上幾點。
▲三大研發部門合作研發G Flex
4.帶動其他相關產業:將一款手機做成柔性手機,並不是簡簡單單配備一塊柔性屏幕就行瞭。還需要在電池、機身材質甚至主板方面也做出相應的技術革新。手機是一款測試廠傢綜合實力最好的產品,例如LG G Flex則是LG Display、LG Innotek和LG Chem等LG多個研發部門通力合作的產物,可以說一款LG G Flex的研發,收益的不僅僅是LG的手機部門。
堪稱“機皇”的硬件配置
前面,筆者說LG G Flex更像是一款概念機型,一說概念機型,大傢的腦海裡是不是就會浮現出那些在各大展會上出現的甚至連外殼都沒有的產物?仿佛裸露、排線、不可用成為瞭概念手機的代名詞,而這類手機最大的作用好像就是炫耀技術?但LG G Flex作為一款真正上市銷售的智能手機,從硬件配置方面來看,完全是一款成熟機型,甚至堪稱機皇。
LG G Flex主要參數 | |
操作系統 | 基於安卓4.2.2深度定制系統 |
網絡制式 | WCDMA/GSM |
機身尺寸 | 160.5×81.6×8.7mm |
重量 | 177g (偏重) |
屏幕 | 6寸 POLED柔性屏幕 1280*720分辨率 |
攝像頭 | 1300萬像素OIS光學防抖攝像頭 |
處理器 | 高通800四核處理器 主頻2.26GHz |
機身內存 | RAM:2GB ROM:32GB(不支持擴展) |
特色功能 | 曲面電池 自我修復後蓋 |
電池 | 3400mAh(不可換) |
機身顏色 | 黑色 |
上市價格 | 4999元 |
從硬件配置來看,我們可以看到,LG G Flex搭載瞭目前性能最強的手機處理器之一的高通800四核處理器,而1300萬像素OIS光學防抖攝像頭之前也搭載在LG G2和Nubia Z5 LTE等手機上,以上種種的參數表明,LG G Flex不僅設計理念超前,配置方面也是目前的頂尖制作。不僅如此,很多硬件技術在參數表格中並不容易展現,在評測中,我們將為大傢一一介紹。
外觀足以讓你成為飯桌上的焦點
前面我們說到,LG想要利用LG G Flex在為智能手機設計尋找全新的DNA,我們也說過,柔性屏幕手機極易和其他手機形成品牌差異。而文章這一部分,我們就簡單為大傢介紹一下LG G Flex的外觀設計。在開始之前,筆者先說說自己的親身經歷:春節期間,大傢不免各種飯局吃吃喝喝,筆者也不例外。在筆者拿著LG G Flex和MOTO X兩款手機“赴宴”的時候,LG G Flex總是親友們話題的焦點,有時候,筆者都替自己兜裡的MOTO X感到不平,至少咱還是一款定制化手機呢,咋就比不上一個柔性屏呢?可見外觀方面,LG G Flex有多“唬人”。
正面方面,LG G Flex搭載瞭一塊6寸POLED柔性屏幕,分辨率為1280*720,相比於競爭對手三星Galaxy Round的左右弧度不同,LG G Flex采用上下弧度設計,這一弧度設計更加貼合人臉的弧度,並且將手機橫過來儼然變身一款小型曲面屏幕電視,而浸入式的觀影效果也是LG G Flex的主打之一。具體這款屏幕效果如何,采用何種技術,我們文章後面有詳細解讀,畢竟很多人是沖著這塊屏幕才買的LG G Flex,評測中也不能草草瞭事對吧。
機身的頂部,我們可以看到,LG G Flex搭載瞭前置200萬像素攝像頭和光線距離感應器,而前置攝像頭自拍也提供瞭鏡面模式。由於LG G Flex采用的康寧大猩猩玻璃並沒有采用想LG G2那樣的2.5D弧面設計,使得該機貼膜變得十分容易,而機身上原裝覆蓋的保護膜也足以當個貼膜湊合一段時間瞭。
由於LG G Flex采用瞭谷歌從安卓4.0就開始提倡的屏幕虛擬按鍵設計,所以機身底部空間並不大,而LG的LOGO也成為機身底部唯一的裝飾品。
LG G Flex引以為豪的不僅僅有POLED柔性屏幕,背部采用瞭“自我修復”的材料也是LG研究多年的產物。根據LG官方視頻中的介紹,LG G Flex能夠在受到一定壓力的情況下自動復原。究竟有這麼神奇麼?我們評測文章的後面也將簡單的為大傢做一個小實驗,很黃很暴力哦。
LG G Flex背面機身頂部將配備瞭1300萬像素OIS攝像頭和單LED閃光燈,紅外接口也被配備到瞭機身背部。而之前就曾經在LG G2上出現的Rear Key背部按鍵設計也傳承到瞭G Flex上,並且有瞭很大的改進,在上下音量鍵上各加入瞭一小塊金屬,用於提高按鍵手感,改進瞭之前LG G2上音量鍵偏軟的現象,而電源鍵也不簡簡單單是電源鍵瞭,轉變成呼吸燈,在有信息、電話接入時,會發出亮光,並且,在拍照是,也會用不同顏色提示用戶是否對焦成功,這一點十分人性化,點個贊。
機身底部,配備揚聲器,LG G Flex主打影音體驗,自然在外放方面素質不錯,並且配合系統內置的一些音效能使得用戶獲得更好的影音體驗。而LG G Flex也支持aptX等技術,能投提升接入耳機後的體驗。
機身底部,配備瞭支持OTG功能的microUSB數據充電接口和3.5mm耳機接口,而隨機也附送一根耳機,素質不錯。LG G2將紅外接口和降噪麥克風配備在瞭機身頂部,而LG G Flex則是將紅外接口放在瞭機身背部,頂部則僅僅留瞭一個降噪麥克風。
由於按鍵都安放在瞭機身背部,所以在LG G Flex的側面僅僅配備瞭一個microSIM卡卡槽,我們手中的LG G Flex為聯通版,支持聯通3G網絡和移動/聯通的2G網絡。
在外觀部分,筆者還想簡單的為大傢介紹下LG G Flex的電池,在LG G2的評測中,我們提到瞭LG G2的電池采用瞭階梯電池設計,從而能夠將弧形機身和電池之間的空隙合理利用。而到瞭LG G Flex上,則采用瞭曲面電池設計,該技術采用堆棧和折疊的技術使得電池能夠做到和機身一項的弧形,並且具有一定的韌性,評測文章的後面,筆者還將詳細為大傢介紹這塊電池,總之一句話,LG在手機鋰離子電池的技術方面,目前已經比較先進瞭。
通過前面簡單的外觀設計介紹,我們發現LG G Flex除瞭在背部拉絲紋理等細節方面和之前LG G2有些不同,其他的設計理念和LG G2大致相同,而真正吸引人的則是LG G Flex如何才能做到我們看到的這種弧度,請您接著往下看。
POLED屏幕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認為4999元的價格中,LG G Flex的這塊柔性屏幕占得比例最大,的確,能將屏幕做成簡單的彎曲都是十分不容易瞭,而要知道LG G Flex上的POLED屏幕是真正意義上的柔性屏幕,可以在很小的曲率半徑以上做到任意角度,任意幅度的彎曲而不至於損壞,這也是之所以LG G Flex能夠做到有弧度的原因之一。在評測文章的這一部分,我們就來通過原理、產能和效果這三方面來簡單為大傢介紹些這塊LG引以為傲的6寸 1280*720分辨率POLED屏幕。
原理
POLED的全稱為Plastic OLED,可以簡單理解為塑料OLED的意思,之所以目前無論是三星還是LG的柔性屏幕手機均選擇瞭OLED屏幕,並不是因為目前很多智能手機使用的 IPS屏幕不能做成柔性屏幕,而是OLED有著像素自發光的特性,從而不像IPS屏幕那樣多一層背光板,屏幕構造相對簡單的OLED更加容易做成柔性屏幕。
▲LG也可生產更小尺寸的柔性屏幕
在介紹POLED屏幕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下普通OLED屏幕,普通OLED屏幕使用摻有重金屬物質的屏幕作為基質,從而能夠提升屏幕顯示亮度和顯示效果,目前OLED傢族已經發展很長時間,並且逐漸成為高端屏幕的代名詞。
▲柔性屏幕折疊後可節省空間
我們知道,玻璃基質的普通OLED屏幕即使能夠做成曲面(目前很多曲面電視依舊采用玻璃基質OLED屏幕),也不能做成可以任意折疊的柔性屏幕,這樣,更換更加柔軟有韌性的基質就成瞭柔性屏幕的關鍵,這樣一來塑料就登場瞭。
POLED是將普通OLED屏幕的玻璃基質替換成塑料金屬鍍膜材質,構造如上圖所示。在將屏幕做成柔性的同時,由於塑料的特性,能夠使得在屏幕保持穩定的同時,能夠將本就很薄的OLED屏幕做的更薄,雖然目前沒有LG的POLED屏幕厚度的具體規格,但參考三星Galaxy Round的0.12mm厚度,已經比之前的普通OLED屏幕薄瞭2倍以上,所以柔性屏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將手機厚度推向極限。相信不久的將來,智能手機的厚度就將無限接近於3.5mm耳機接口的厚度瞭。
產能是否真的跟不上?
上面,我們簡單介紹瞭POLED的設計原理,雖然看上去僅僅是將玻璃基質變為塑料基質,但實際上操作起來還將遇到例如特殊塑料制造,塑料鍍膜等等的技術型問題,並且在制造過程中,由於塑料相比玻璃容易受到溫度影響而形變,所以制造難度可見一斑。目前能夠大批量上產柔性OLED屏幕的還僅有三星和LG。前面我們說到G Flex的4999元的價格中很大部分都花在這塊屏幕上瞭,因為產能方面,柔性屏幕的產能實在得不到保證。
產能不足導致柔性屏手機售價較高
LG目前有一條4.5代柔性屏幕生產線正在試生產,如果在理想狀態下(生產線滿負荷運轉、良品率100%、切割過程中無損耗),月產5寸柔性屏幕產能能夠達到50萬塊左右,但實際上,目前LG的這條柔性屏幕市場線僅僅是在試生產,加上良品率不高和切割過程中會有損耗,估計月產能也隻能達到幾萬塊。也就是說,LG每月最多能夠生產幾萬臺LG G Flex,這樣一來,如果全年僅以此產能進行生產,那LG G Flex最終也是幾十萬數量級的一個產品。目前看來LG至少在為韓國三大運營商和AT&T等運營商供貨,前期分到京東1萬臺已經是個不錯的數量瞭。不過LG目前已經有計劃將一條6代生產線劃歸到生產柔性屏的隊伍中瞭。屆時產能可能將有所提升。
談到LG,我們就還得談談其競爭對手,三星目前也僅僅出於試生產柔性屏階段,一條5.5代生產線月產能也僅僅是在幾萬塊左右,這也就是為何三星Galaxy Round目前還僅僅是在韓國國內銷售的原因。不過三星計劃在新建的OLED生產線中,選擇幾條進行升級,屆時隻要三星有更多的柔性屏幕需求,隻要在這幾條生產線上再進行簡單的改造即可從普通屏幕生產線轉變為柔性屏幕生產線。通過對比,目前兩個商用柔性屏幕生產商的產能都不足,並且良品率不高,前期研發投入較多,這也直接推高瞭柔性屏幕手機的售價。
效果如何?
說瞭半天大傢不感興趣的東西,到底這塊屏幕是騾子是馬,咱最後還得拉出來溜溜,屏幕評測的這一部分,我們就來看看這塊POLED屏幕的顯示效果究竟如何?
▲采用正常RGB排列方式
首先,提到OLED屏幕,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是不是Pentile排列方式。的確,OLED屏幕在占領智能手機市場的初期,三星等廠傢確實使用瞭大量 Pentile排列方式的OLED屏幕,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RGB排列方式已經成為OLED屏幕的主流瞭。而LG G Flex也采用瞭RGB標準排列方式。而6寸1280*720分辨率屏幕的屏幕像素密度達到瞭245PPI。
▲可視角度對比G Flex占優
▲純色顯示方面 黑色是LG G Flex的強項
屏幕可視角度和色彩飽和度這兩方面是OLED的強項。通過屏幕翻拍,我們可以看到,在屏幕可視角度方面,LG G Flex和LG G2旗鼓相當,而在純色的顯示方面,LG G Flex也是更勝一籌,特別是在黑色的表現方面,OLED屏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有著自發光的特性,在顯示黑色方面可以實現全黑。要知道LG G2的這塊屏幕是目前公認的最好的手機IPS屏幕之一。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LG G Flex的屏幕翻拍對比:
屏幕翻拍圖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到,LG G Flex搭載的OLED屏幕在色域方面較廣,比較討人眼喜歡。
目前LG G Flex也已經上市開售瞭,目前網上傳出LG G Flex屏幕有殘影和出現氣泡的消息。首先LG G Flex在筆者手中使用瞭半月時間,並沒有出現屏幕氣泡的現象。不過所謂殘影現象的確是這塊屏幕的通病,我們可以特寫看到在切換畫面後,畫面上仍舊殘留瞭之前畫面的一些影像。
其實所謂殘影現象一直伴隨著OLED屏幕的發展,並且屏幕越大,殘影發生的情況就越明顯。這是OLED的一種通病。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在於屏幕子像素點衰減程度不同,就會出現不同亮度的像素點在變換的時候出現色彩變化不均勻的情況。目前由於技術水平的提升,在普通的OLED屏幕上這一問題已經能夠很大程度上的解決,但由於POLED屏幕算得上是一種新型的OLED屏幕類型,經歷殘影也並不意外。值得一提的是殘影並不影響日常操作,僅在當手機停留在某一畫面時間較長後變換畫面才會出現,並且能在短時間內完全消失。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LG G Flex上的這塊柔性屏幕顯示效果不錯,但在產能方面短時間還不能提高,並且也遇到瞭OLED特有的一些問題。不過相信有瞭普通OLED產品的技術積累,柔性屏幕進步的速度應該是相當快的。
曲面電池和自我修復後蓋解析
要做到柔性手機,光解決柔性屏幕隻是第一步,如何將電池做成柔性、如何將主板做成柔性、將外形材料做成柔性?全部解決這些問題後,才能稱得上是一款真正的柔性手機,而三星Galaxy Round僅僅搭載瞭一塊柔性屏幕,這也導致瞭三星Galaxy Round不能實現像LG G Flex一樣的彎曲。而LG G Flex相比三星做的更多的是在電池和後殼材質方面。評測文章的這一部分,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下LG G Flex的這兩件前沿科技。
曲面電池
LG Chem是LG下屬的專門研究和生產電池的部門之一(三星也有類似的下屬部門三星SDI),之前LG Chem屬於不顯山不露水的狀態,不過自從LG G2發佈後,LG Chem儼然就成瞭智能手機電池研發的領軍人物。評測文章的這一部分,我們就先為大傢介紹下LG G Flex上的曲面電池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階梯電池
▲搭載在LG G2上的階梯電池
LG Chem在去年的發佈會上,一口氣發佈瞭三種全新的電池技術,第一種被命名為階梯電池,顧名思義,能將電池做成階梯狀。這樣一來,理論上能將原來方方正正的電池做成球形。而這種階梯電池也搭載在LG G2上,使得電池和電池倉蓋之間的縫隙可以更加合理的進行利用,增加瞭16%的電量。目前LG Chem聲稱可以生產3到4個階梯的電池。
·曲面電池
▲搭載在LG G Flex上的曲面電池
LG G Flex上搭載的電池正是LG在去年8月份推出的最新一項技術——曲面電池。這種電池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柔性電池,但采用瞭折疊和堆棧的技術,能夠將電池做成有弧度的形狀,並且能夠在一定壓力下保持內部電壓的穩定,也就是說,當你將曲面電池壓扁後,曲面電池並不會出現什麼安全隱患,還可以正常工作,並且當你不再施壓後,曲面電池還能夠變回原來的形狀。
·線纜電池
▲線纜電池
線纜電池則是柔性電池的一種,LG將其做成線纜的形狀,甚至將線纜電池打結後,仍舊能夠正常工作。該電池主要是為瞭低功耗的設備設計,未來很有可能將搭載在智能眼鏡、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上。顯然這種線纜電池相比那些僅有幾毫安電量的薄膜柔性電池要有優勢。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傢也知道LG G Flex曲面屏幕究竟是個什麼情況瞭,雖然不像之前網上傳聞的大容量柔性電池,但也確實是鋰電池上的技術突破。單從這一點上來看,LG G Flex相比三星Galaxy Round要先進一些。
自我修復後蓋
LG為LG G Flex做瞭很多的宣傳片,其中有一個非常狂拽酷炫的視頻就就是介紹其搭載的可修復後蓋。視頻中,對LG G Flex後蓋進行不同壓力的耐劃測試,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後蓋的劃痕就會消失。這也是可修復後蓋的神奇之處。
究竟可修復後蓋到底是怎麼工作的呢?雖然LG官方並未對此項技術進行說明,但很多相關專傢猜測,LG G Flex的自我修復後蓋分為兩層,第一層為普通的硬塑料材質,而第二層則是軟性樹脂材質。當後蓋受到外力後對普通塑料造成傷害後,第二層的軟性樹脂材質將會釋放在受到外力形成的空白處並且凝固,從而達到對後蓋的修復。筆者也對這個後蓋進行瞭試驗。
我們可以看到,在後蓋上留下的劃痕,在一定時間後自動愈合,看來關於後蓋具有自行修復功能並不是LG吹牛。友情提示,自我修復時間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少,如果發現你手中的LG G Flex後蓋上有很多劃痕,對劃痕處吹幾口哈氣,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LG G Flex壓力測試
通過前面對柔性屏幕、曲面電池和自我修復後蓋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LG G Flex之所以能夠成為一款曲面屏幕的手機,是因為LG不僅做到瞭三星Galaxy Round上也同樣做到的柔性屏幕,而在其他方面也采用瞭前沿的技術,從這幾方面來看,LG G Flex的技術含量要比同樣是曲面屏的三星Galaxy Round要高出一截。
性能堪稱機皇
前面我們說過,LG G Flex並不像我們腦海中那些概念機,並不是隻能在一些展會上出現的未完成品,在硬件方面,LG G Flex也堪稱旗艦。評測文章的這一部分,我們就來對LG G Flex的硬件進行一下測試。雖然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已經能夠很深切的意識到跑分不代表一切。但就像小米總裁雷軍所說的,跑分雖然不代表一切,但跑分確實一款手機性能好壞的基礎,套用雷軍的一句話來概括文章的這一部分,親,跑個分!
1.安兔兔跑分軟件
這個軟件是目前發燒友使用最廣泛的跑分軟件。而我們通常說的跑分上萬雲雲的都是說的這款軟件的跑分成績。這款軟件主要測試手機的CPU性能和內存(RAM)性能。廢話不多說,上截圖。
▲安兔兔跑分成績
我們使用瞭新版安兔兔測試軟件,在新版安兔兔測試軟件中,對於2D、3D性能測試更加準確,每款手機的分辨率不盡相同,所以新版安兔兔在顯示性能方面最終得分都換算成為一個統一的分辨率。我們可以看到LG G Flex最終得分為35000分左右,目前屬於安卓智能手機的最高成績。
2.Nenamark2
大傢總是拿安卓手機和iPhone去比拼硬件,而得出的結論通常為安卓手機硬件強大的多但是卻玩不瞭iPhone上面那些畫面精美場面宏大的遊戲。然後就把原因歸咎於安卓系統優化問題。其實這隻是一方面,筆者想說的是,雖然iPhone系列手機在CPU的使用上並不很強大,甚至有些落伍,但在GPU(也就是顯示芯片)的選擇方面,每一代iPhone都會選擇最好的,這也折射出目前安卓手機雖然CPU十分強大,但GPU成為短板的現狀,通過Nenamark2這款專門測試GPU性能的軟件,我們來測試下LG G Flex的性能究竟如何。
Nenamark2中,LG G Flex最終得分近60分的滿分成績,3D性能表現不俗。
3.Vellamo
Vellamo最初是一款高通公司內部測試處理器在網頁瀏覽方面性能的軟件。由於當時業內沒有一款專門測試網頁瀏覽用戶體驗的軟件,高通就將這款軟件放出。而隨著手機處理器的日益強大。500分大關、1000分大關甚至2000分都被突破瞭。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LG G Flex在這款軟件上的實力如何。
▲Vellamo跑分成績
在Vellamo的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在HTML5的測試環節中,LG G FLEX得到瞭近3000分的成績,這一成績足以讓它傲視群雄。
最後我們通過幾款大型遊戲對LG G Flex進行測試,這幾款遊戲體積都超過1GB,並且采用瞭不同的圖形引擎。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LG G Flex在運行這幾款安卓絕對大型遊戲的時候沒有絲毫卡頓。這也有賴於LG G Flex搭載的Adreno330顯示核心,並且LG G Flex機身存儲空間為32GB,這樣一來,不會出現內存空間不足的情況。
針對大屏影音優化的系統體驗
如果空有曲面屏,而不針對這塊屏幕進行合理的優化,好像有點說不過去瞭。評測文章的這一部分,我們就來簡單解讀一下LG G Flex上定制化的安卓4.2.2系統。
定制化的內容從解鎖界面就已經開始。LG G Flex解鎖界面可以根據時間的不同自動切換白天和黑夜的場景。並且根據重量感應傳感器的感應,呈現出天空和湖面兩種不同的場景。並且解鎖樣式就有3種:如果你在湖面上進行解鎖,那麼就會呈現滑動水波紋的效果,而如果你在天空中進行解鎖,那就會出現光圈的效果。而由於LG G Flex主打影音娛樂,將手機橫放,雙手像拉開幕佈一樣解鎖可以直接進入G Flex定制的觀影模式。這三種解鎖方式結合起來媽媽再也不會擔心侵犯蘋果的解鎖專利瞭。
值得一提的是,LG G Flex支持Knock On輕敲喚醒功能,其實這個功能並不是LG首創,但在之前的LG G2上的識別率已經做得非常好瞭,此次也理所當然的登陸到瞭LG G Flex上。該功能主要實現在關屏狀態下輕敲兩下屏幕喚醒手機,在手機主界面上輕敲兩下關屏。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筆者基本上拋棄瞭使用電源鍵喚醒和關閉屏幕的習慣。
進入系統界面後,一股濃鬱的韓國風就撲面而來,系統UI真的和三星手機大致相同。方方正正的插件和擬物化的矩形圖標到底好不好看呢?這個就屬於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的范疇瞭。
系統邏輯方面,LG G Flex采用瞭原生安卓的系統邏輯,采用瞭應用小抽屜的方式將應用程序統一起來。由於LG G Flex主要主打視頻瀏覽,所以內置瞭優酷的應用。不過這些軟件用戶均可以自行刪除。這一點做得非常不錯。小插件方面,LG G Flex提供瞭豐富的小插件,例如各種樣式的時鐘插件等。免去瞭用戶單獨下載APP來美化和完善自己手機的煩惱。
在系統設置界面中,LG G Flex做瞭很大的改動,將系統設置界面分為四個小項,分別為網絡、聲音、顯示屏和常規。不得不說,筆者在長期使用原生安卓的情況下突然間使用這麼多小項的設置有點不知所措。在智能操作方面,LG G Flex支持瞭面部識別不鎖屏幕和移開視線自動暫停視頻等功能,這些功能在之前的三星S4上已經有類似的功能。不過相比三星,LG的策略是隻留下一些實用的並且識別效率高的智能操作。這就是兩傢公司不同之處所在。不能夠說誰好誰壞。但的確各有側重。
在日常使用方面,筆者也感受到瞭LG G Flex定制化UI的一些細小的人性化設計,例如支持剪切任務欄:當你復制剪切多個文字或圖片時,粘貼在其他地方的時候,你可以在剪切任務欄中選擇你之前所復制或剪切的內容,並不像之前隻能黏貼最後的動作。而筆者舉的這個例子還是LG G Flex系統人性化的一小部分。而在使用一些常用軟件的時候,也沒有發現不兼容的情況出現。甚至在聽音樂的時候,LG G Flex也可以支持FLAC等無損音樂格式。可以說不敢說G Flex的UI是安卓定制化UI中最漂亮的,但是功能方面一定能滿足你的絕大部分需求。
1300萬像素+OIS光學防抖攝像頭
LG G Flex搭載瞭1300萬像素積層式攝像頭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在目前旗艦機型普遍使用1300萬像素攝像頭的今天,LG G Flex有何真本領使得拍照實力鶴立雞群呢?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相機設置界面。
從相機界面開始,LG G Flex就讓筆者驚艷不少。除瞭多個智能的場景,9點對焦和手動對焦的加入使得筆者覺得LG G Flex相機的可操控性真的是十分強悍。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對焦點,可以輕松的拍出例如燈光虛化的照片。通常這些功能都需要另外安裝其他應用軟件才能實現。
其他方面,根據LG的官方文檔,我們知道LG G Flex搭載瞭和之前LG G2相同的OIS防抖功能,這項功能之前曾經登陸過Lumia920,並且獲得瞭很多用戶的好評。OIS最早由松下開發,基本原理就是通過高頻率的掃描對焦物體移動的位置偏差而調節位置補償鏡片。應用在目前智能手機上主要是通過高靈敏度的陀螺儀來感知手與對焦物體的移動,進行補償。具體拍照性能如何呢?我們通過拍照樣張來為大傢展示:
通過樣張,我們可以看到,LG G Flex的拍照水平和LG G2基本部分伯仲,素質不錯。不過由於LG G Flex的1280*720分辨率屏幕受限,相片在手機上的顯示效果還是有些縮水的。
評測總結
相信看完全篇的評測,大傢也能看到,筆者更多提到的是LG G Flex上采用的新技術,而關於常規評測方面的內容則並不多。因為LG在這款手機上傾註的不僅僅是一款旗艦機型的心血,而是在對未來智能手機做一次盡可能的探索,也就是LG所說的尋找未來智能手機新的DNA。如果說LG G Flex沒有瞭柔性屏幕,沒有瞭曲面電池,沒有瞭可修復後蓋等等的創新技術,充其量它就是LG G2的放大版。評測文章的最後,我們就先為大傢總結一下LG G Flex的優缺點。
優點:1.3400mAh曲面電池續航不錯,連續使用兩天無問題。
2.自我修復後蓋對細小劃痕起到修復作用。
3.13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9點對焦、手動焦距和OIS光學防抖技術,素質不錯。
4.高通800處理器無論是在性能還是發熱方面都做到極致。
5.狂拽酷炫的曲面外形在任何場合都能成為焦點。
缺點:1.6寸屏幕外加曲面外形使得攜帶並不是很方便,出門還是帶個包吧。
2.4999元的售價相比現在水貨的售價還是高出不少。
最後,筆者想說,如果大傢認為LG G Flex是LG第一款柔性屏幕手機,而第二款、第三款也會接連上市的話,還真不一定。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LG G Flex是LG多個研發部門共同研發,如果那個部門出現技術短板,LG G Flex就會遭遇木桶效應,也不會誕生。而如果大傢想在LG G Flex之後再見到LG推出柔性屏幕手機的話,那就需要看LG在柔性手機方面的技術何時能夠再有突破瞭。當然也要市場能夠接受柔性手機的概念。總而言之,LG G Flex並不是一款針對時下市場的智能手機,它更加前衛,更加概念。而適合它的人群則是那些極客用戶,或者是追求個性的人們。如果你僅僅是需要一款安卓旗艦機型,那麼LG G2絕對能夠滿足你的需求。